国务院新闻办 发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日发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日发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
《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已由天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21年9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9月25日上午,2021中关村论坛全体会议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办,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以“推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创新”为主题发表演讲,他表示,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央已经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制定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最近将陆续发布。
近日,生态环境部修订印发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产业园区》(HJ 131-2021)(以下简称《规划环评导则 产业园区》),这是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衔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130-2019)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推动“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规范和指导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工作的重要举措。
23日,生态环境部召开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介绍,为支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进行部署。
习近平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作为生态文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生态保护权责、调动各方参与生态保护积极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加快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